中國華能:奮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心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一包養行情22)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7080d002b049.37592551.

中國華能集團無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華能)是經國務院同意成立的國有主要骨干企業,創立于1985年,因改造開放而生,伴隨改造開放不斷成長壯年夜。中國華能始終站在動力電力改造發展的最前沿,以敢為人先的開拓精力,在國內發電企業中率先“走出往”、率先進進世界500強,創出數十項第一,持續引領發電行業進步,是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業績考察A級次數最多的中心發電集團,是中國電力工業的一面旗幟。

一、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年夜以來,中國華能高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中心精力,落實“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動力平安新戰略,堅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造為主線,以助力“三年夜攻堅戰”為任務,以實現綠色轉型為著力點,提出加速建設“三色三強三優”(“三色公司”,即建設服務國家戰略,保證動力平安,為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服務的“紅色”包養公司;踐行動力反動,助力生態文明,為滿足國民美妙生涯需求供給清潔動力電力的“綠色”公司;參與全球動力管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作出積極貢獻的“藍色”公司。“三強”,即創新引領力強、價值創造力強、全球競爭力強。“三優”,即資產優、治理優、業績優。)的世界包養網一流企業戰略目標,周全推進“六個新領先”(科技創新實現新領先,綠色轉型實現新領先,效益效力實現新領先,國際化發展實現新領先,公司管理實現新領先,黨建質量實現新領先),依照“六個進一個步驟”(進一個步驟堅持和加強黨的周全領導,進一個步驟加速綠色低碳發展程序,進一個步驟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進一個步驟晉陞科技創新支撐感化,進一個步驟釋放企業改造活氣動力,進一個步驟推動構建“年夜平安”格式),鼎力推動公司質量變革、效力變革、動力變革,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十年來,中國華能裝機規模由1.35億千瓦增長至2.1億千瓦。發電量(國內)超7700億千瓦時,約占同期全國發電量的10%。公司資產總額達1.34萬億元。煤炭產能超過1億噸/年,供熱面積超9.4億平方米。

堅持創新發展。國家科技嚴重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短期包養示范工程勝利并網發電,天津IGCC創出同類型機組連續運行世界新紀錄,景洪電站水力式升船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包養網推薦等獎,糯扎渡、小灣水電站工程獲中國土木匠程領域科技創新最高榮譽——詹天佑獎,在安源電廠投產我國首臺二次再熱機組。堅持協調發展。推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統籌發電和相關配套業務,積極開發調峰調頻、固廢處理、電熱冷氣水多聯供等綜合動力業務,聚合動力路況、資本、燃料供應鏈資源,主導構建供應鏈金融生態。堅持綠色發展。鼎力發展新動力,積極發展水電,衝破核電發展,優化發展煤電。建成了當時亞洲裝機容量最年夜海上風電項目——江蘇如東海上風電、云南瀾滄江流域最洪流電站—糯扎涉水電站,啟動建設國內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動力基地—隴東動力基地;高效燃煤發電和年夜氣淨化物管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煤電靈活性改革、污泥渣滓耦合摻燒發電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堅持開放發展。緊緊捉住國家“一帶一路”嚴重戰略機遇,在“三線一區”沿線國家開展布局,加速走出往程序,建成中巴經濟走廊首座清潔高效年夜型燃煤電站—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煤電項目,柬埔寨最洪流電工程—桑河二級水電站8臺機組所有包養合約的投產發電。堅持共享發展。黨的十八年夜以來,中國華能累計投進82.5億元,派出627名扶貧干部,實施1572個扶貧項目,幫助26.5萬人穩定脫貧。公司長期包養總部定點扶貧和對口聲援的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新疆自治區克州阿合奇縣、青海省黃南州尖扎縣,幫扶的云南省四個縣“直過平易近族”所有的脫貧摘帽。歷時7年建設,西躲重點平易近生工程、中國華能重點援躲項目—華能派墨公路將于2022年全線通車,公路全長67.22公里,總投資約20.15億元,通車后可使林芝市至墨脫縣的通行時間由原來的12小時縮短至4小時擺佈,還將周全帶動沿線蒼生增收致富,對鞏包養網固脫貧攻堅結果、接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主要感化。公司連年獲國務院定點扶貧任務考察最優等級,公司駐阿合奇縣別迭里村任務隊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二、緊緊圍繞動力平安新戰略,結構調整不斷邁出新程序

近年來,中國華能堅持把發展清潔動力作為主攻標的目包養網的,外行業內率先提出基地化、規模化、一體化發展思緒,在“三北”地區以特高壓送出通道起點為依托,鼎力布局風光儲輸一體化年夜型清潔動力基地;在東部沿海省份著力打造有質量有用益、基地型規模化、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的海上風電發展帶。依照基地型、清潔型、互補型,集約化、數字化、標準化動力基地開發路徑,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全力打造公司新動力、核電、水電三年夜支撐,轉型升級實現歷史新跨越。

十年來,中國華能低碳清潔動力裝機比重持續晉陞,已由2012年的20.95%晉陞至2022年6月底的39%,清潔動力成為了中國華能最重要的利潤貢獻源。2019年至今,公司新動力新增并網容量超1700萬千瓦,連年創歷史最好程度。2020年實現核準、開工、新增并網“三個1000萬千瓦”目標,2021年新增新動力實體開工容量衝破1600萬千瓦、并網容量衝破1000萬千瓦行業領先。2022年上半年,中國華能新動力開工規模超1500萬千瓦,總投資超900億元,建成后每年可新增清潔電能39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900萬噸。

——年夜基地開發格式初步構成。國內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動力基地——隴東動力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內蒙古上都清潔動力基地200萬千瓦風電項目獲得嚴重進展;在東部沿海著力打造基地型規模化、投資宋微敲了敲桌面:「你好。」建設運維一體化的海上風電發展帶,推動海上風電資源由“散兵浪人”向集中連片整合,在江蘇、山東、遼寧、浙江、廣東等關鍵沿海省份均有布局。截至2021年末,中國華能海上風電在建及投運裝機容量達415萬千瓦,行業排名領先。

【案例】建設國內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動力基地小貓看起來乾淨,應該不是流浪貓,大概是從家裡跑。

在國家“雙碳”目標指引下,中國華能安身甜心寶貝包養網“甘肅有能”與“山東有需”,結合“十四五”特高壓外送規劃及公司綠色轉型實際,在甘肅反動老區慶陽,謀劃建設華能隴東多能互補綜合動力基地,這是我國首個由單一主體規劃建設的、首個千萬千瓦級“風光火儲輸”多能互補綜合動力基地。基地作為“隴電進魯”工程的重點配套電源,規劃裝機規模超1000萬千瓦,此中清潔動力裝機占比超80%,規劃建設核桃峪、新莊各800萬噸/年產能煤礦及附屬工程、正寧2×100萬千瓦調峰煤電及慶陽600萬千瓦風光同場綜合新動力示范項目(此中風電450萬千瓦、光伏150萬千瓦)等,加載儲能、CCUS等先進技術,計劃“十四五”期間所有的建成投產。2021年12月23日基地周全開工。建成后,基地將依托年夜電網將西部清潔電力輸送至東部地區,可滿足山東電力負荷增長需求,有用替換山東原煤耗費,減排二氧化碳,同時促進甘肅資源優勢進一個步驟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東西部協作發展,還將為新型電力系統電源側多能互補項目做出示范,無力晉陞我國動力平安保證程度。今朝,基地已周全開工建設。

據測算,基地建設直接投資將達到1000億元,年產值180億元,上繳稅收46億元,創培養業崗位超過2.8萬個,對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宏大的拉動效應,對穩投資、穩就業、穩增長具有積極影響。

——核電產業正在構成後期、基建和運行梯次滾動發展格式。中國華能正式成為我國第四家具備控股建設年夜型壓水堆資質的發電集團,控股建設的國家科技嚴重專項——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勝利并包養網網發電,石島灣壓水堆包養網項目一次性獲得4臺百萬千瓦機組“路條”,我國“十四五”首個開工核電項目—華能昌江核電二期開工建設,霞浦壓水堆後期任務獲得嚴重進展,山東石島包養網推薦灣、福建霞浦、海南昌江三年夜沿海核電基地發展格式周全構成。

——東北水電基地優勢獲得鞏固和深化。十年來,中國華能累計投資1100億元建成投產糯扎渡等8座水電站,共1278萬千瓦,實現了瀾滄江云南段的周全開發。“十三五”期間,苗尾、年夜華橋、黃登、里底、烏弄龍和柬埔寨桑河二級6座水電站投產,創造了“一日包養網四投”“一月五投”“一年十八投”的投產世界新記錄,構成了流域梯級滾動開發傑出態勢。中國華能始終堅持云南裝機規模第一、國內第二年夜流域水電開發企業的優勢位置,成為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最年夜的清潔電力運營商;先后衝破了三百米級特高拱壩、超高心墻堆石壩與碾壓混凝土壩,高水頭年夜容量高轉速水輪發電機等一批世界級水電建設技術難題,創造出多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景洪水力式升船機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國際授權專利,糯扎渡、小灣、黃登水電站獲國際里能運維治理,國內年夜型水電機組所有的接進工業互聯網,聰明電廠、智能建造邁上新臺階。

【案例】華能糯扎涉水電站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華能糯扎涉水電站是瀾滄江中下流河段梯級規劃“兩庫八級”的第五級電站,是云南瀾滄江流域最洪流電站,也是國家實施西部年夜開發戰略、“十二五”規劃、“西電東送”“云電外送”戰略的關鍵性工程。電站裝機容量585萬千瓦,年均勻發電量239.12億千瓦時,庫容237億立方米,心墻堆石壩壩高261.5米,是我國已建成的第二高土石壩。與燃煤發包養電比擬,該工程相當于每年節約95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77萬噸。工程投資610億元,于2006年1月開工,2012年8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16年5月通過完工驗收。2013年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后,經過5次洪水期考驗,運行傑出。工程重視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社會經濟環境效益顯著。2018年6月3日,糯扎涉水電站工程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土木匠程詹天佑包養獎頒獎。

為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證當地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考慮魚種珍稀性、特有性等原因,華能糯扎涉水電站建設了珍稀魚類增殖站,對瀾滄江土著魚類進行人工馴養和增殖放流,今朝已開展四種魚類人工增殖技術科研任務。截至2022年6月,電站累計組織人工增殖放流活動27次,放流叉尾鲇、巨魾、中國結魚等魚苗37.42萬尾,為優化瀾滄江水域群落結構,保護魚類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基礎上,華能糯扎涉水電站還深刻開展河湖長制任務,持續推進平安庫區、生態庫區、和諧庫區建設,持續對庫區水質、水溫、泥沙及水生生物等進行監測。在保護瀾滄江魚類的同時,華能糯扎涉水電站對陸生動植物的保護也在有序開展,建設了動物解救站和珍稀植物園,對庫區內受傷的野生動物及動物幼崽、卵等采取收救、暫養及放生等救護辦法,最年夜限制保護庫區及電站周邊的生物多樣性。

——優化發展清潔高效煤電。慢慢下降煤電裝機占比和發電量占比,重點開發有競爭力的特高壓包養網送端地區煤電一體化項目,加速推進煤電聯營,進一個步驟晉陞煤電靈活調節才能和清潔高效程度,全方位抓好清潔生產。“十三五”煤電投產規模較“十二五”降落50%,熱電聯產和30萬千瓦以上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占比達到91.8%,超低排放機組容量占比達到96%。“十三五”期間累計投進超過150億元周全實施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革,加速落實廢水管理、煤場及灰場管理等各項淨化防治任務,公司整體均勻淨化物排放濃度穩定堅持超低排放程度。鼎力推動煤電“三改聯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革、靈活性改革、供熱改革),確保“三北”地區煤電機組所有的具備深度調峰才能;把供熱作為支柱產業來抓,推廣包養故事網源荷儲用一體;積極融進共抓長江年夜保護、黃河道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嚴重區域戰略,積極實施生物質、城市廢棄物、污泥耦合發電等存量提質增效項目。中國華能煤電正慢慢從規模增長轉型為環保型、資源型、供熱型和支撐型發展,煤電腳色正慢慢向基礎保證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變。

【案例】做“城市淨化物終結者”,華能長江環保科技公司推動燃煤電廠轉型升級。

依托中國華能在鍋爐燃燒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煤電布局的產業優勢,努力于發展生態環保產業,摸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門路,2020年,華能長江環保科技無限公司應運而生。該公司以渣滓、污泥等固體廢棄物發電為切進點,依托華能清潔動力技術研討院和西安熱工院作為焦點技術研發和技術升級平臺,整合集團公司科技環保技術氣力,助力地處城市的火電廠轉型升級,成為“城市淨包養網ppt化物終結者”。該公司的成立合適國家“十四五”煤電技術發展標的目的,順應動力領域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發展趨勢,滿足新時代對火電廠效能定位轉變的包養網評價新請求,有利于構建清潔低碳、平安高效的現代動力體系。

長江環保科技公司今朝構成了兩條具有自立知識產權的污泥、渣滓及生物質發電技術,技術程度在國內居領先。此中,研發的燃煤電廠城市廢棄物前置干燥炭化處置包養網技術充足應用燃煤電廠電、汽、熱等有利的渣滓處置資源和設備優勢,對城市污泥等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已在華能岳陽電廠、楊柳青電廠等地勝利示范,并具備工業化應用條件。

三、緊緊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勇當國家戰略科技氣力

黨的十八年夜以來,中國華能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加倍凸起的地位,深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周全完成多項國家科技攻關年度任務,中標5項國家“揭榜掛帥”嚴重動力科技示范項目,獲批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承擔國家攻關任務行業最多。西安熱工院在全國發電行業獨一兩次獲評“科改示范行動”標桿企業。

——聚焦電力領域“洽商”問題開展聯合攻關。勝利研制出具有完全自立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自立可控風電PLC系統,并開展商業化應用,實現了我國電力領域焦點把持設備的完整自立可控;DCS/DEH/SIS一體化聰明火電機組等關鍵焦點技術攻關獲得顯著結果。

——承擔國家嚴重科技項目攻關。把國家科技嚴重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設作為主要政治任務,開展“黨建引領、聚力攻堅”專項行動,勝利解決了近百項關鍵技術和焦點設備研制難題,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3.4%,示范工程于2021年12月20日初次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國活著界第四包養代核電技術領域實現領先。整合內內部科研氣力,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中獲得嚴重衝破,“高效靈活煤電及CCUS全國重點實驗室”成為發電領域獨一進選的首批“全國重點實驗室”。

——以科技創新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研制出捕集能耗國際領先的世界首臺10萬噸/年級的燃燒前二氧化碳捕集工業裝置。建成我國首套相變型CO₂捕集工業示范裝置;完成華能原創COAP技術的中試驗證,可實現煙氣淨化物一體化近零排放;自立開發出國產化650℃/700℃電站高溫資料;勝利研發出國內首臺5兆瓦國產化海上風電機組等標志性嚴重結果,在鈣鈦礦電池等新一代光伏發電技術等領域處于全包養網國第一梯隊;在五位一體(風機優化、基礎優化、電力系統、聰明運維、國際標準)海上風電、CCUS等領域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包養地”、現代產業鏈“鏈長”。

——加速數字化聰明化轉型程序。構建集團統一數字化平臺與工業互聯網,在江蘇建玉成國首個海上風電智能運維平臺。國內首家千萬點秒級國產實時動力數據平臺—華能新動力聰明運維系統投進運行。聰明電廠、聰明煤礦建設加速推進。

——持續加年夜科技研發投進。2019年、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10%和30%,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4%。專利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晉陞”,2019年授權專利創歷史新高,2020年同比增長一倍,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7倍。

——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深刻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在動力行業率先發布《國際標準化戰略綱要》,主導的10項國際標準勝利立項;樹立國際標準與技術創新的協調發展機制,承擔IEC/TC5(汽輪機)秘書處、IEC/PC127(廠站低壓輔助電力系統)技術委員會助理秘書任務。

四、緊緊圍繞國企改造三年行動,不斷晉陞公司管理效能

中國華能把“三項軌制改造”作為落實國企改造三年行動的主要衝破口,圍繞“雙碳”目標,聚焦“三能”問題,凸起抓統籌、建機制、樹典範、解難題,通過黨組統籌把標的目的、建章立制宋微勾了勾唇,擦掉被貓弄濕的羽絨服。強基礎、深刻基層解難題、典範引路作榜樣,構成了“改造‘一子落’、發展‘滿盤活’”的傑出局勢。

——持續完美中國特點現代企業軌制。一切二級單位實現董事長(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一肩挑”。加強董事會建設,充足發揮董事會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感化。制訂公司嚴重事項決策權責清單,了了各管理主體權責邊界。

——積極推進三項軌制改造。實施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治理的企業戶數占比54%,高于央企均勻程度16個百分點。周全奉行市場化用工。實現全員績效考察。

——鼎力“處僵治困”。重點虧損子企業較2018年減虧35億元,優于國資委專項管理目標請求。三年來消化了450億元歷史遺留問題,優化了資產質量。此外,中國華能率先完成東南五省煤電資產整合移交,甘肅新劃進企業在20台灣包養網20年同比減虧1.47億元的基礎上,2021年上半年又實現同比減虧7500多萬元,整合後果初步顯現。

【案例】中國華能深化總部機構包養情婦改造,打造“兩強”“兩高”總部。

中國華能緊緊捉住機制、體制和效力三個關鍵詞,深刻整治“總部機關化”問題:一是調整總部職能定位,著力打造“一流總部”。圍繞戰略決策、資源設置裝備擺設、績效管控、風險防控“四個中間”定位,著力打造效能強才能強、標準高效力高的“兩強”“兩高”總部。二是鼎力“精兵簡政”,整合壓減機構和人員,總部部門、處室、定員分別精簡32%、45%、43%。優化總部人員結構,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樹立重基層的用人導向,先后從所屬單位擇優調進92人到總部任務,總部交通到基層一線、市場前沿、艱苦地區、重點項目52人;持續推進干包養網dcard部年輕化,總部“準70后”部門主任、副主任占比達到64%。三是加年夜授放權力度,周全落實“三級治理”體制,依照“做強總部、做優區域、做實基層”的目標,厘清治理權限和決策事項,分類授權放權,減少審批備案事項,將原來總部承擔的部門事務性、專業性職能下沉到了二級單位,精簡審批事項44項、撤消備案事項48項,授權放權搜尋關鍵字: 主角:葉秋鎖|配角:謝曦幅度達到25%以上,切實解決總部治理錯位越位、過多過細問題包養;實施新動力發展一體化治理,對34家二級單位周全授權,著力激活二級企業,企業運轉加倍高效。

2020年,中國華能文件、會議、督檢考數量同比均降落50%以上,2021年持續發力,再次實現文件、會議、督檢考數量分別同比降落31%、26%、33%,4項結果獲評國有重點企業治理標桿。

五、緊緊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國華能鼎力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晉陞境外經營發展程度,持續健全完美“一體(集團)兩翼(噴鼻港公司、瀾滄江公司)”國際化平臺,依托噴鼻港公司,積極發展清潔動力和清潔高效火電;依托瀾滄江公司,積極開發優質水電資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國際產能一起配合,增強全產業鏈、全價值鏈EPC整合才能,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整體“走出往”。

——國際化發展“四梁八柱”基礎構成。深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研討,出臺發展戰略規劃,謀劃構成“三線一區”(西線、中線、南線和南美洲地區)開發布局。“一體兩翼”國際化平臺建設獲得積極成效。截至2021年末,中國華能境外投資并參與治理的電力裝機容量894.42萬千瓦,比2012年增添205.92萬千瓦,上漲30%;境外資產總額比2012年增長近一倍,境外資產分布在澳年夜利亞、新加坡、英國、緬甸、柬埔寨和巴基斯坦等6個國家,包養妹電源類型包含煤電、自然氣發電、水電和電池儲能等;共設立駐澳年夜利亞、英國、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緬甸7個代表處和駐越南、印尼、老撾3個任務組;境外技術服務和技術出口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