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处暑之后,秋色愈深,便到了白露时节。
正所谓一夜白露一场霜。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古有历书所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言:“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礼记》则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昼夜交替之间,凉风带走日渐疏薄的暑气,沁漉的轻冷化作花草树木上的清露,剔透而无瑕。寒生露凝之处,天地间一片清爽,给人带来素净轻盈之感,也翻开了仲秋的序章。
时逢白露,南方金风去暑、北方玉露生凉,一日而四时之气皆备。中国古人将白露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随着空中逐渐升腾起肃杀之气,候鸟启程南飞、留鸟储食过冬。抬头远望、天朗气阔,常可见“雁南飞一行”的旷美秋景。雁阵过处,清风撩拨起人们脆弱易感的心绪。那是“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的静谧淡泊,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开阔苍凉,亦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迈磅礴。咏雁咏秋,皆是借景抒怀。清冷的秋日总让人感怀于自身沉浮际遇,人们便将绵延的秋思安放于白露时节,为她笼上一层纤美隽永的人文气韵。
这份诗意也蔓延到民俗文化之中。早在古代,民间就有白露时节“收清露”的习俗。《本草纲目》中记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传统时令信仰中,收集清露可用于治疗眼疾。繁重的秋露承托于百草之上,见证着日月流光、岁时荣枯,亦承载着人们对除病益寿的期许、对自然馈赠的感恩。这样好的清露,当以好茶好酒相配。“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白露时节的茶叶经过酷暑的焙烤,退去苦涩稚嫩、生出成熟醇厚,令人唇齿留香。而在湖南一带,每到白露节气,每家每户都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起“白露米酒”以飨众人,回甘中荡漾着人世间的脉脉温情,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构成白露时节和谐安康的民俗文化景观。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世间万物、行流散徙,都有其自身规律;节气便也发挥着确立岁时、服务农耕的作用。民谚有云:“白露遍地金,处处包養網要留心。”白露时节,切不可耽误农时,否则将事倍功半。随着大豆、谷子和高粱等都进入收获季节包養網,农人们纷纷抢收和秋播,及时收割作物、腾茬整地、选种育种,从而预防冻害、保障丰收。东北主产区收割水稻、抢种小麦,西南中稻开镰收获,黄淮海和西北夏玉米正在灌浆,南方晚稻拔节孕穗;更有草木棉花在入秋后渐次开放,绘成一片“促织鸣,棉花盛”的劳作图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种子与嫩苗经过农人栽培、骄阳照耀、雨露滋润,才能结出沉甸饱满的果实和穗粒;人与自然的一切相伴而生,同样要遵循生态法则行事、与天地相参,方能收获生活的喜悦繁盛。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白露前后、风寒秋燥,时令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休养生息,形成多彩的饮食民俗。《本草纲目》所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故民间有白露吃甘薯的习俗,以防止饭后返酸。在福建福州,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头大、甜度高,能益气补脾、养血安神,因此也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除了细究药理,人们有时也从取名中立意,如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会在白露当天采集名字中带有“白”字的十样草药——称作“十样白”,用于煲煨乌骨鸡汤或白鸭汤,以此滋阴润肺、祛除秋燥。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随着时序的变换有序运行,演绎成白露时节的淡淡乡愁。
在四时八节的循环往复中,民俗文化承接着远古的记忆,刻画着文明的灿烂一角。在太湖周边的渔家,有白露祭祀先王大禹的习俗。古籍《禹贡》所载,禹王治理水患、疏通三江,最终在太湖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终使“震泽底定”。因此,每逢白露时节,太湖两岸、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们会为禹王举办盛大的祭典,献上丰厚祭礼、搭起堂皇香棚,祈求他护佑鱼蟹生膘、一方平安。乾隆年间《太湖备考》所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每天都要唱一台戏,分四出、文武各半。“日落西山天已晚,一轮明月照芦花”,《打渔杀家》等剧目广为传唱,歌颂着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精神,更包養網体现了人们对于乐观进取、公义良序质朴的坚守。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祭祀庆典、舞蹈戏剧,更赋予白露节气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向上的民族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记忆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白露已至,让我们共赏清露晨曦、万物自化之美,用心润泽秋日的静怡岁月。包養
(作者:王禹欣)